王兴也没想到!让美团亏损的,不是商家和骑手,而是杀熟的大数据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方便了。各种互联网技术和APP产品的出现,几乎改变了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从网上购物到社区团购,再加上美团、饿了么这样的外卖平台,我们几乎坐在家里,就能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服务。而对于不少在外工作的“打工人”来说,外卖的出现,可以说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效率。
而在我们点外卖的时候,不仅要支付商品的钱,还需要支付配送费、包装费等等。当然,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你是否有注意到,你每次点外卖的配送费和其他人的是一样的吗?
在网上曾经有过这样一篇文章,叫做《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文章中指出自己在开通了美团会员之后,配送费非但没有便宜,反而比之前还贵了,原本只需要2元的配送费,开了会员之后却变成了6元。
也正是这样一篇文章,不仅将美团推上了风口浪尖,更是引起大众对于“大数据杀熟”这件事情的讨论。
什么叫做大数据杀熟?
简单来说,大数据杀熟就是指平台通过对你日常消费的分析,使得对于同样的产品,不同人购买的价格不一样。比较明显的就是,老客户的看到的价格会比新客户要贵上许多。
而这个作者所说的事情,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大数据杀熟”事件。对于这件事情,美团也是第一时间作出了回应,表示配送费的变化与是否是会员并无关系,主要是因为手机定位而导致的,美团方面也正在积极改进。
很显然,对于这样的解释,用户并不买单。用户表示,自己在点外卖的时候,就已经更新地址了,如果是因为定位缓存而导致的,那么程序又是如何准确定位到新地址的呢?
也正因为如此,美团的股价在当天就下跌了3%,相当于一夜之间蒸发了近400亿元的市值。对此,不少人就表示,可能连王兴也没想到,让美团亏损的,不是商家和骑手,而是杀熟的大数据。
而其实除了美团,我国这样杀熟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从外卖到打车软件再到酒店预订,甚至各种线上APP的会员充值,都会出现“人不同,价不同”的大数据杀熟现象。
对于这样的现象,相关的专业人士就表示,其实这样“杀熟”的差别对待行为,就是《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之一,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大数据杀熟”其实就是一种“垄断性行为”。
而在去年11月的时候,我国的市场监督总局就起草了《反垄断指南》,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反垄断指南》发布后,包括美团在内的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股票曾现一致下跌。
今年1月,中消协又召开了“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与消费者保护座谈会”,针对现在市场上屡见不鲜的大数据杀熟现象,进行了点名批评。
可以说,大数据杀熟这样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和社会不得不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虽然国家出台了《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来规范“大数据杀熟”行为,但实际上,消费者想要维权却会常常面临举证难题。
所以,新技术的出现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们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却让我们的各种隐私暴露在了“阳光”下。而“大数据杀熟”便是隐私暴露下的“连锁反应”。
面对“大数据杀熟”再现市场,你被“坑”过吗?